7月1日,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店台村,目光所及之处,果树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村民家家种果树,人均收入近三万元,腰包都鼓起来了。山上合作社的果树每年都有两三万棵在结果前就被人 ‘认领’了。多亏了山东农大的姜远茂和彭福田教授。”店台村原党支部书记张道山说着笑得合不拢嘴。 |
姜远茂和彭福田在店台村扎根18年,领着村民种果树,使村里从几乎无一棵果树,到如今果业产业成为村民的“钱袋子”。店台村干部群众都亲切地称姜远茂和彭福田为“村里人”,还给他们一人分了两亩地。 前不久,在他俩牵线下,园艺学院果树学党支部与店台村党支部也“牵了手”,校地双方党员携手并肩共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小”樱桃成致富大支柱 早在1999年,店台村村民大都出外打工,收入也不高。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道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琢磨着如何带领村民寻找致富路子。2001年张道山通过熟人找到了姜远茂,希望能跟专家取得“真经”。 在一次拉呱时,姜远茂、彭福田和张道山说起种樱桃树的前景。“中国国产大樱桃目前人均不到六颗。”姜远茂一句简单的话语让张书记找了“商机”。 “我们村里适合种樱桃树吗?”张书记问两位老师。“你们村里是山区,光照充足、沙土土质,特别适合樱桃生长。”姜远茂回答说。 当时店台村有不少村民因为对大樱桃市场不了解,并不太愿意种植。为此,姜远茂、彭福田和张道山一起带着村民出去参观,帮村民们选择了美早、早大果等樱桃品种。他们还和张道山商定村里出钱买树苗,免费给村民栽种,并承诺把樱桃种植管理新技术无偿送给村民,手把手教会他们。 “农大专家这么支持我们,有了两位老师的帮助我们还有啥担心的。”村民秦贞银感慨地说。第一年,店台村的樱桃种植面积就达到了400多亩。 此后,姜远茂和彭福田成了店台村里的常客。他俩定期背着投影仪、拿着樱桃种植管理明白纸,到村里给村民上课,现场技术示范。“尤其第一年,大家伙儿在樱桃种植管理方面是两眼一抹黑,可让姜老师、彭老师费了不少劲,十几天就来村里一次。他们每次来讲课,都有200多人来听课。”店台村村民赵咏梅早已成为两位教授的徒弟。 让村民深感兴奋的是,2005年刚开始结果时,一斤樱桃卖到40多元,一亩地能收入近10万。“往年早大果十五六元一斤,而美早一斤从没有低于20元。”张道山说今年尽管樱桃的价格不如往年,但美早也卖到了12元一斤。 店台村一下成了当地的“明星村”,很多村民加入了栽种樱桃树的“队伍”,如今樱桃成为店台村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多亩。 帮村民扭转落后观念 刚开始种樱桃树时,店台村村民觉得姜远茂和彭福田年龄不大,对他俩说的新技术有些顾虑,总是执拗地用自己认为的传统方式,或从邻村村民种学来的陈旧技术来管理樱桃苗木。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地控制树冠旺长,促进花芽形成,使果树早果、优质、高产等。如何在生产中正确使用这种药剂?姜远茂和彭福田在给店台村村民培训时,再三叮嘱他们这个药只能在叶苗上喷,一年最多喷两次。 然而,有的村民从邻村学到一个“歪本领”,也就是把多效唑往树下灌。姜远茂和彭福田看到后制止他们,但有十几户老百姓仍然我行我素,偷偷把多效唑灌到树下。结果适得其反,地里的樱桃树很快出现了衰弱现象。 “樱桃树衰弱就很难复壮,果园很快就不行了,损失惨重。”对此,姜远茂觉得很心疼。便与彭福田、张道山一起商量对策。 最后,他们决定采取“强硬手段”:把不用新技术种植的苗子都拔掉。此后,95%的村民都开始用两位教授手把手教的新技术,但也有个别村民 “不听话”,因此走了弯路。 对较为平坦的地块,姜远茂和彭福田要求村民采用 “起垄”技术,也就是把地里15至20厘米的表层土起到两侧,形成高度为30至40厘米、宽度2米的垄,在垄上栽植樱桃树,这样可以减轻雨季积水对果树根系的涝害,还能使根系生活在肥沃的活土层中,让树更加健壮,为丰产优质打下基础。村里95%农户都按照两位教授的技术要求做,然而有一户村民家的樱桃果园位置比较隐蔽,没有被姜远茂和彭福田发现,出现了成活率很低、结果也很慢的问题。 有了对比之后,姜远茂和彭福田带去的新技术让店台村村民信服了。 “在两位老师帮助下,村里还建了两个苗圃,所有的樱桃品种由他俩提供砧木,接上什么品种长什么品种,在苗圃里繁育后再给村里的村民栽种。村里除了第一年买的苗木,以后都是自繁自育。”张道山说。现在,连周边村的村民也纷纷来到店台村,要樱桃苗木,学栽植新技术。 秃山头变“金山银山” 2011年,“4.18”大火烧毁了店台村近一万亩山林。面对海拔560米的光秃秃山头,张道山和姜远茂、彭福田商量:“能不能对山地进行绿化复垦,发展高山林果种植产业,把这个山头变成新时代的‘花果山’?” 听了这句话,姜远茂、彭福田觉得这想法有点 “天马行空”,但并不是不可行。彭福田当即跑到山上取土壤样品。“我们在实验室检测了土样品质指标,发现这里确实适合种果树。”看着这些科学数据,他们觉得拿到了“花果山”的“通行证”,异常兴奋。 三个人马不停蹄地听取村两委会班子成员、村民意见,商讨规划。他们还成立了济南市长清区龙凤庄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规范可行的管理制度,申请“龙凤庄园”果品商标,引进苹果、桃、樱桃等果树优质品种……姜远茂、彭福田和张道山忙得不亦乐乎。 “山上的梯田地由龙凤庄园合作社统一管理,优先承包给村民。合作社招聘了30名左右的技术人员,都是店台村的村民,其中不少是我和彭老师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姜远茂笑着说。 虽然这些技术人员在自家地里种樱桃树,有技术基础,但姜远茂和彭福田每年还是定期过来给他们培训。尤其在果树栽培管理关键环节,姜远茂和彭福田常常带着技术人员到山林里,一起看果树长势,观察是否需要施肥,现场示范教授修剪技术,如何提前应对霜冻和病虫害等。 这些年,店台村的秃山头变成了“绿水青山”,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龙凤庄园种植基地里有成千上万棵樱桃、苹果、桃子、核桃、葡萄、梨、蓝莓、猕猴桃、桑葚等果树,总面积达6000余亩。 谈起村里的果树产业,店台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张德勇如数家珍。“基地里每个树种有多个品种,有的高达30多个品种,都是最新研发的高档果品树种,栽培模式也是现代化的。每到丰收时节,龙凤庄园里一棵接一棵的果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实,诱人又壮观,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龙凤庄园也成为了省级旅游精品采摘园,每年采摘时间能持续七八个月,有很多游客来采摘后觉得好吃,紧接着就提前预定了整棵树上第二年的果子。张道山高兴地说:“每年果树 ‘领养’的收入近30万元。” 这儿还成了彭福田和姜远茂的科研示范基地,每年有大量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前来参观考察。 前不久,园艺学院果树学党支部全体党员也走进了店台村,和村党支部成员共话发展。姜远茂还为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动情地回忆与彭福田一起扎根店台村18年,和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 “今后果树学党支部和店台村党支部共建,我们要送科技下乡、送服务上门、送文化进村、送温暖到家,帮助店台村党员当好‘领头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对于村里的发展,“村民”姜远茂和彭福田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