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学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新闻发布会上,陈学森教授和崔治中教授分别发布了“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两项成果,并现场回答了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几天来,两项成果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相关新闻被搜狐、网易、凤凰、新浪等门户网站,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在线、大洋网、阳光考试在线等国内知名网站,以及大众网、东南网、荆楚网、河北新闻网、每日甘肃网等省、市、自治区重点网络媒体广泛转载。
其中,中国青年网李华锡记者的稿件“山东农业大学这两项最新科研成果 将影响国人的饮食健康”,推介成果语言平实,分析问题视角独特,在网络上一度形成热点。
文章全文如下:
山东农业大学这两项最新科研成果 将影响国人的饮食健康
“鸡肉是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产品,因其营养价值高、价格低廉而深受欢迎。鸡又是最容易发生病毒性肿瘤的动物,由于禽肿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具有传染性,我国鸡群肿瘤性病毒感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新闻发布会现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崔治中通过PPT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在场的媒体发布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现场嘉宾报以热烈掌声。
今天上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新闻发布会在山东农业大学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学校公布了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为山东农业大学陈学森教授团队的“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山东农业大学家禽肿瘤病研究团队的“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
在公布的两项科研成果中,禽病毒性肿瘤病综合防控技术及推广应用创建的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创立了我国第一个不用疫苗预防免疫的畜禽疫病防控模式,有效控制了禽白血病在我国的流行,研发的鸡马立克氏病新型基因缺失疫苗居国际领先水平。苹果和梨新品种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及应用,实现了苹果和梨产业优质品种的培植和维持,创建了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体系。
防控家禽病毒保障餐桌安全
崔治中教授介绍说,山东农业大学家禽肿瘤病研究团队研究揭示了禽白血病在我国鸡群中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建立了我国禽白血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源库,制订了诊断技术国家标准,成功建立并推广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禽白血病综合防控技术已在我国65%以上的祖代白羽肉鸡和60%以上的祖代蛋鸡推广应用,显著减少了由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障了我国家禽产业的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在对禽白血病检测技术、感染和传播途径、病毒与不同遗传背景鸡群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等各方面深入综合研究基础上,该团队完成了适于我国原种鸡场净化的技术方案。目前,该技术方案分别在我国最大的蛋用型种鸡场和黄羽肉鸡的原种鸡群中实现了彻底净化禽白血病的成功示范,并在全国多个黄羽肉鸡和蛋鸡原种鸡场有效地广泛推广,经济效益超过一百亿元。
记者了解到,马立克氏病是鸡的另一种肿瘤病,与禽白血病不同,该病主要依靠疫苗免疫防控,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使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然而该病毒毒力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演化变强,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分离到多株特超强毒株,疫苗保护效果不断受到挑战。
2001年,山东农业大学家禽肿瘤病研究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从鸡体内分离到整合有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的重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野毒株,此后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努力,利用一系列复杂的基因工程操作技术,获得了敲除马立克氏病病毒肿瘤基因的疫苗候选株,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该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市场上国内外生产的所有不同厂家疫苗。相关毒株和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国际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和技术已成功转让给国内外多家知名动物保护企业,合同金额总计2600万元。
培育优质水果提升生活质量
陈学森教授表示,苹果、梨是中国人菜篮子里最常见的水果,也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针对我国苹果和梨产业品种结构不合理、育种周期长、加工滞后、良种良法不配套、劳动力成本高及春旱秋涝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共性问题。
该团队以“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为核心,提出并实施了“一举四得、四品一线”的研究思路,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育种技术,创建了表观遗传与孟德尔遗传优势互补、常规杂交育种和芽变选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苹果优质高效育种和生产技术体系。
陈学森教授团队利用“果树多种源品质育种法”发明专利技术育成的“山农酥梨”新品种,具有鲜食品质优良、加工性能优异、果个大、成熟晚、耐贮藏及抗性强等六大特点,填补了高端市场空白,可实现周年供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山农酥梨”新品种正在全省示范推广,加快水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